-
1
源于上海
1929年,太平水火保险公司在上海成立,由当时"北四行"之一的金城银行独资创建。1933年经增资扩股,太平水火保险公司改名为太平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934年设立寿险部,1937年始经营分保、再保险业务,1938年成立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至此,太平的集团化经营模式初步形成,并逐步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华商保险企业。1931年,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1933年通过设立寿险公司的方式开办人寿保险业务。1949年10月1日,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
2
合于北京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包括太平保险、太平人寿、中国保险等在内的64家华商保险公司与42家外商保险公司获准恢复营业。1951年,"中国保险""太平""民安"字号的保险公司完成公私合营。1956年,太平保险与新丰保险合并,同时停办国内业务,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专营海外业务,继续为侨胞服务,为国家积累外汇资金。同年,"太平"、"中国保险"字号相继迁册北京,成为1949年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附属公司。
-
3
布局境外及港澳
-
改革开放后,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相继于海外及港澳设立金融保险附属公司。
1980年,新世纪证券投资公司(后更名为中保集团证券控股有限公司)、中美保险有限公司(与美国国际集团合资成立)、中国再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国际再保险有限公司)相继在香港成立。
1983年,中国保险(英国)有限公司获准成立。
1984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公司成立。
1989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澳门分公司开业。
1991年,华保株式会社成立(后更名为中国保险服务日本有限公司)。
1992年,香港中国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并改组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港澳地区附属公司的控股公司,与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
1993年,中国保险(英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此后,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控股公司身份,相继于欧亚等地成立保险机构。
1993年,中国保险(卢森堡)有限公司成立。
1994年,中国保险(新西兰)有限公司成立。
1995年,中国保险(德国)有限公司成立。
1996年,中国保险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获准营业。同年,华夏再保险顾问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
1998年,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撤销。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改组为原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所有境外营业性机构的最终控股公司。
2000年,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中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并于同年6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中国保险业首家上市公司。
2000年,中保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保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相继成立。完成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与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公司、太平保险有限公司香港分公司重组合并,并以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名义对外营业。
2001年,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与太平保险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重组合并,以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名义对外营业。
2002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公司与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重组合并,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公司对外营业。
2002年8月,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保险(控投)有限公司,成为中国保险业首家金融保险控股公司,香港中国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名称获沿用。
2003年,中保国际成功发行1.75亿美元十年期国际优先债券,开创中国保险业发债先河。同年,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改制为中国保险(新加坡)有限公司。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澳门分公司改制为中国保险(澳门)股份有限公司。同年,为配合中国人寿改制,香港中国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公司股权向国寿集团的转让。
2006年底,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以民安控股名义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挂牌。
-
-
4
太平回归
-
2001年末,太平人寿、太平保险获保监会批准,相继于内地恢复营业。
2003年11月,太平人寿首获惠誉国际BBB+评级,惠誉认为太平人寿"信用质量良好,财务实力稳健,建立了良好的商业模式"。
2004年,香港民安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获准改建为民安保险(中国)有限公司。
2005年,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获受托人与资产管理人两项资格。
2006年,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
2009年,太平共享金融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成立。
-
-
5
"中国太平"启用
-
2009年5月,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获财政部、中国保监会批准,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
2009年6月,香港中国保险(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获准变更名称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2009年6月29日,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正式启用。
自2009年6月起,中国太平及所辖公司名称品牌将陆续统一到"中国太平"名下。
2010年6月,集团海外机构更名工作完毕,所有海外公司统一冠名为"中国太平"品牌。
-
-
6
新的里程
-
2010年8月31日,太平人寿总资产达到1025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2010年9月,由太平资产发起设立的总规模为200亿元的"太平资产—南水北调工程债权投资计划"正式获中国保监会备案通过,成为中国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首批债权投资计划之一,成为当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规模最大的单一基础设施投资金融产品。
2010年11月18日,国际权威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国际(Fitch)同时提升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HK00966)、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与太平再保险有限公司评级。其中,太平控股的发债人评级由BBB提高至BBB+,太平人寿的财务实力评级由BBB+提高至A-,太平再保险的财务实力评级由A-提高至A。
2010年12月,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发布评级报告,将中国太平保险(香港)有限公司长期本币保险公司财务实力评级和交易对手信用评级从"BBB+"上调至"A-"。
2011年2月23日,太平澳门获得国际权威评级机构A.M. Best财务及信用状况A-(优秀)评级,评级展望为"正面"。
2011年4月29日,太平新加坡获得国际权威评级机构A.M.Best财务及信用状况A-(优秀)评级,评级展望为"稳定"。
2011年5月19日,上海太平金融大厦竣工。
2011年6月28日,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惠誉分别给予太平人寿、太平再保险财务实力"A-"和"A"级评级,评级展望均为稳定。
2011年10月,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列入中央管理。
2011年11月28日,太平新西兰获得国际权威评级机构A.M.Best财务实力B++(良好)评级,评级展望为"稳定"。
2012年3月,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确定:王滨任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曙光任集团总经理。
2012年6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副主任黄兰发、副主任郭莉,视察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总部。
2012年6月29日,财政部李勇副部长视察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总部。
2012年7月1日,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驻港机构员工参加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庆祝活动。
2012年7月13日,2012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正式发布,太平控股连续第5年入选,位列第114位。
2012年9月1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揭晓,太平人寿连续第六年入选,2012年分别列第250位和第80位。
2012年12月3日,深圳太平金融大厦封顶仪式在深圳市福田区项目现场隆重举行。
2013年7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中国太平顺利完成“三年再造一个新太平”的战略目标,全面高质量的实现了有形指标的翻番和无形能力的提升。
2016年12月,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首次入选“世界品牌500强”。
2018年7月,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高质量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
-
7
共享太平
-
2018年9月4日,中国太平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中央决定:罗熹任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董事长。
2018年9月19日,中国太平在香港与华润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9月24日,罗熹董事长拜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2018年11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罗熹董事长作为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2018年11月11日至14日,中国太平创新实验室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登场。
2018年12月12日,罗熹董事长作为主礼嘉宾在香港参加大湾区共同家园发展基金暨大湾区共同家园青年公益基金启动仪式,并作为在港央企代表向青年公益基金代表赠送纪念牌。
2018年12月24日,罗熹董事长、王思东总经理拜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市委书记李强,上海市市长应勇并举行会谈。中国太平与上海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罗熹董事长与应勇市长共同为中国亚太再保险研究中心揭牌。
2018年12月26-27日,中国太平在深圳召开战略研讨会,正式发布中国太平新时代发展战略。
2019年1月23日,中国太平在深圳召开2019年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赋能计划。
2019年2月20日至21日,罗熹董事长率团访问澳门,拜会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等。
2019年5月16日,中国太平在香港举行《中国太平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白皮书》发布会。“历九弥新”-中国太平90周年历史文化展开幕。
2019年6月12日,中国太平在深圳发布新时代企业文化体系纲要。
2019年7月22日,中国太平再次荣登《财富》世界500强,位列榜单第451位,较2018年提升14位。
2019年8月1日,太平澳门签出澳门中小企巨灾财产保险第一单,这是中国太平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功落地的标志性项目。
2019年9月21日,中国太平东盟保险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和启动。
2019年9月27日晨,60多名中国太平员工自发来到香港金紫荆广场,展开一面巨幅国旗,放声高歌“我和我的祖国”。
2019年10月1日,中国太平在香港京华道总部大楼楼顶悬挂巨幅国旗,成为当日维多利亚港最靓的“一点红”。
2019年10月25日,中国太平在北京太平金融中心举行90周年纪念新书《群星璀璨》《太平史话》《太平图志》发布仪式。
2019年11月6日晚,中国太平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90周年志庆酒会。
2019年11月19日,中国太平首个“太平小镇”旗舰项目—上海周浦“梧桐人家”正式投入运营。
2019年11月27日,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到集团调研并主持召开在港中资金融机构座谈会。
2019年12月30日,太平金融运营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正式运营。
2020年1月25日,中国太平紧急支援武汉抗击疫情,发挥境外经营优势,海外机构积极采购防疫急需医护用品。首批采购的N95型口罩已运抵武汉。
2020年1月29日,中国太平再次推出两大援助举措应对疫情,一是向湖北省捐款1000万人民币,二是向武汉地区抗击疫情的本地和外地支援医护人员追加捐赠保险保障。
2020年2月27日,中国太平推出十项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2020年2月24日,中国太平向香港民建联捐赠口罩3万个。
2020年3月18日,中国太平分别为武汉协和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及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捐赠医用口罩合共79000只、防护服2900套和医用手套30000双。
2020年3月,Brand Finance发布“2020全球最具价值100大保险品牌”排行榜(Insurance 100 2020),中国太平再次成功入选“2020全球最具价值100大保险品牌”排行榜,榜单排名位列第32位。
2020年3月,太平人寿向西班牙捐赠的3万只口罩已抵达巴塞罗那。
2020年4月,太平人寿携手数字健康平台“微医”,上线面向全球用户的线上公益健康咨询服务,全天候24小时提供免费医疗咨询服务。
2020年5月13至14日,中国太平召开首次创新研讨会。
2020年5月20日,上海中国太平梧桐人家养老院正式投入运营。
2020年6月4日,太平金科与太平新加坡召开联合创新实验室启动会,标志着太平金科首家海外联合创新实验室正式成立。
2020年6月10日,太平再保险有限公司澳门代表处正式开业,成为澳门市场首家再保险机构。
2020年7月14日,太平澳门签出2020年度澳门中小企巨灾财产保险第一单。
2020年7月11日,中国太平首届“吉象节·太平客户节”盛大开幕。
2020年7月16日,中国太平在上海召开科技工作会议,会议正式发布并部署实施集团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案。
2020年7月29日,太平财险完成首笔关税保证保险赔付254万元,用时4天。
2020年8月10日,《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新鲜出炉,中国太平凭借2019年度营业收入319.1亿美元连续三年上榜,位列第392位,较上一年大幅提升59位。
2020年8月23日,由中国太平独家冠名的2020中国太平中国足协女子超级联赛开幕式及揭幕战于云南省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正式打响。
2020年8月27日,中国太平与富杰集团正式签署增资入股协议,为中国太平旗下太平再保险引进战略投资者。
2020年9月9日,太平财险凭借“一带一路 太平无忧”外派员工医疗直付解决方案入选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重量级中国服务示范案例。
2020年9月11日,中国太平首届“太平新星”开训仪式启动。
2020年10月12日,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召开干部大会,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宣布中央决定:王思东同志任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